当前,商业领域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思维大行其道,成就了阿里巴巴、百度、360等一批快速成长的公司,并正在颠覆着原有的商业模式和运行规则。
互联网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、工作和思维方式,培训工作也不例外。新技术、新思维为创新培训工作带来了新契机,特别是为当前培训领域存在的一些顽疾,如培训的针对性不强、学员参与和体验程度不足、培训效果评估缺乏有效的手段等,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和手段。
互联网思维的特点和本质
互联网思维一般包括了用户思维、迭代思维、极致思维、平台思维、简约思维等。其中,用户思维强调“用户是上帝”,用户的需求是市场、产品的根源,是用户的力量在驱动产品;迭代思维就是要快—快速感知用户的需求,在用户的参与和反馈中快速试错、快速更新,在持续迭代中快速完善产品;极致思维是为客户提供超过客户期望的产品或服务,为客户提供极致的体验;平台思维就是开放、共享、共赢,通过平台规则、平台运营机制的创新,聚合双边或多边市场,打造有关利益各方共赢的商业生态圈,实现平台模式的变革;简约思维就是抓住用户的痛点,将问题简单化,直击痛点,打动人心,赢得用户。
互联网思维是在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等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,其脱胎于商业领域,涉及营销、消费者心理和管理等多个层面,是基于人性对商业价值来源、价值创造方式乃至整个商业生态的重新审视。利用新的技术和方法手段,尊重人性、调动人性、放大人性,在互动共赢中获取更大价值,是互联网思维的本质,这对通过人际互动创造价值的工作都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。
互联网时代对培训工作的影响
互联网从“人”人手,让与人有关的工作不自觉地陷人其中。对培训工作而言,互联网时代是“带刺的玫瑰”,由于培训学员、培训方式等发生着深刻的变化,机遇与挑战也将并存。
1、低成本传播机遇
互联网式的传播,耗时少、成本低、效率高,且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。通过互联网开展培训工作,能有效降低差旅费等成本支出,同时,由于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,培训受众范围可以大幅增加。这就使培训的时间和资金成本大大降低,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,从而让全员培训真正具备了可能性。
2、数字化管理机遇
互联网时代、知识和信息都以比特的形式存在,特别是在大数据背景下,管理的全流程都可实现数字化,使管理真正走向量化科学。在培训工作中,通过即时通讯工具和移动客户端,培训师、组织者和学员可以实现在线链接,培训内容可得到更精准地记录和管理,培训需求调查、过程实施和效果评价等数据均可在线即时收集、整理、分析与反馈,便于精准控制,及时调整偏差。
3、开放性平台机遇
借助各种开放、共享的培训平台,可将培训组织者、培训师、学员等参与培训的各方整合在一个平台上,并使培训相关信息在该平台上有序、关联、高效地流动,为培训主体提供多样化的培训项目和课程,也为学员提供更多的选择。
4、“去中心化”冲击
在网络世界中,参与者的身份是虚拟的,大家可以自由平等地参与讨论,以往的职位权威、身份权威将不复存在。这种“去中心化”在激发参与者的创造力的同时,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,那就是传统的组织管理、信息控制、组织权威受到冲击,进而降低了组织需求的统帅性,相应的,要通过培训统一思想,就会有相当大的难度。
5、短“保鲜期”冲击
互联网时代,热点的关注度极易变化,“保鲜期”非常短。同样,培训内容也面临“保鲜期”短的问题——针对当前热点开发的培训内容,因为开发周期的关系,到使用时极有可能已经过了“保鲜期”。投人使用即已过期,这既对缩短培训内容的开发周期提出了高要求,还对培训内容快速更新换代提出了挑战。
6、免费资源冲击
随着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(MOOC)等免费课程的发展,培训领域的“免费”模式已经拉开大幕,部分通用型的高端课程不再收费已成为现实,而且这也将成为互联网时代培训行业的新商业模式。“免费”优质资源将吸引一大批学员,这一方面使现行培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被架空、被替代,另一方面,让现行培训运行模式成为沉重的成本包袱,既难找到突破口,又面临重新投人的问题,因此不免陷人了“难以作为”的尴尬境地。
培训创新的思路与措施
面临互联网时代的“三大机遇、三大冲击”,培训工作必须积极应对,抓住传播低成本、管理数字化、资源开发性等机遇,直面去中心化、热点不持久、免费资源增多等挑战,创新理念、工具和方法,用互联网精神指导培训,用互联网规则规范培训,用互联网工具运作培训,改变培训工作的重点和努力方向,形成与互联网时代学员特点、传播特点等相适应的工作模式。
1、培训定位由推动任务转向人才成长
当前,企业培训工作可以定位为“战略推进平台、素质提升平台、难题求解平台、文化传扬平台”,这实质上都是把培训工作当作完成组织任务的一种工作手段、任务中心。而在互联网时代,“用户是上帝”,参训学员个体取得了相对主动的地位,学员将逐渐成为培训的中心,学员自身能力、心智的成长将被置于更重要的位置。当然,这种转变并不意味着组织层面的需求被取代了,而是被完美地整合进个人成长需求之中,与促进人才成长有机融合在一起。
2、培训内容由知识技能转向全面体验
在现行培训工作中,培训内容一般以知识和技能为主,而对态度、动机和价值观等内容涉及较少。在互联网时代,由于学员与设备、与管理者、与管理现场能通过物联网、大数据等形式直接联系起来,培训工作与日常工作得以更紧密地结合,除了完成工作所需的知识、技能培训,学员在日常工作中的心态、价值观、情感表现乃至思维活动等也可列人培训,同时通过场景体验、现场辅导、教练,特别是心理学技术,可将培训内容扩展到全方位的体验过程。
3、培训方式由集中进行转向随时随地
由于成本和时间的限制,现行培训一般都会将一个群体集中在一起。互联网时代,学习行为将改变团体学习形式,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,可以随时随地进行。具体来说,一是碎片化学习,利用学员的空闲时间,见缝插针地学习;二是工作现场学习,通过网络的整合及实时传播功能,现场进行学习,并现场解决问题,实现“人在哪里,学习就在哪里”;三是混合式学习,网络化时代,可通过新媒体手段,实现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相结合,有效互补,相得益彰。
4、培训管理由经验判断转向科学量化
现行培训中,对培训需求的确定、培训效果的评估,特别是对培训学员的表现评估,主要是通过培训工作者的主观确定,并没有真正实现科学化。而网络化时代,借助大数据,可以通过全样本分析学员的行为表现、情感偏好,更精准地分析学员的个体需求。在培训实施过程中,学员、培训师、组织者可形成实时在线链接,对每一门课程进行立体性地全面评价,同时对培训的后续转化效果进行有效跟踪。
5、培训项目由具体项目转向平台建设
以往开展培训,都会确定年度计划,并按人员性质或内容专业属性整合成一个个具体的班次。这种整合实质上只能使培训内容停留在通用原则层面。互联网时代,通过大数据,不仅能将分散在各地、不同群体中的真正共性需求发掘出来,更重要的是,培训项目将演变成一个培训需求与培训内容对接的平台,在双方信息对称的基础上,实现供需之间的无缝对接。
6、培训课程由专业高端转向简约通俗
现行培训中,培训课程是一个核心,既要求有内容,又要求有包装,所谓的版权课程更是比较神秘化。互联网时代,课程仍将是培训的主要产品,但专注、简约、抓住痛点的产品精神将得到充分的展现:一是“微”化。课程将在时间、内容上被进一步细分,适应碎片化学习的专题短课程将大量出现;二是娱乐化。适应网民学员的特点,课程将引入游戏通关、视频开发等手段,实现好学、易学、乐学;三是迭代开发。适应热点快速转移的趋势,课程也将不断注人新的元素,不断升级换代,以保持持久的新鲜感。
7、培训机构由产品导向转向内容导向
互联网时代,培训机构必须努力扭转以产品为导向的局面,一是牢牢把握企业发展层面的需求,致力于将其打造成学员喜闻乐见的形式,在“去中心化”的背景下,发出企业战略与文化的最强音,创新手段,积极防范学习“自由化”、“无禁区”的趋向;二是坚持“服务即营销”的理念,通过不断提高内容的适用性和学员的体验过程,来扩大机构的影响力;三是善于跨界思考,着眼于提高学员智慧,借船出海,整合更多更优质的内容。
8、培训师资由精英人才转向普通大众
传统观念中,培训师是“金领”,是“贵族职业”,往往由精英人才担任。而在互联网时代,传统老人教新人的局面将改变,而可能变成新人教老人,如孙子教爷爷用微信。因此,网络化时代的培训师资队伍建设,要树立“人人都是培训师”的观念,积极发掘每个人在工作中的最优实践,并推动其成为一个领域、一个专题的培训师;同时,要关注相关社会群体,探索有效的形式进行社群性的知识管理,从而提高发掘培训师的效率。
总之,互联网带给培训业新的契机,为解决以往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。因此,培训需要与时俱进,适时改变培训理念和培训策略,以求进一步提升培训效果,实现培训目标。